关于青少年耳健康知识,爱耳日一起来了解
2023-03-08 14:20:00 来源:云南网

您知道吗?我国有0-6岁的听障儿童13.7万,每年新生2.3万,是世界上听障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。如何保护、治疗青少年的耳朵备受社会关注。3月3日上午,昆明市延安医院举办了“您的鼓膜还好吗?”的义诊活动,免费为到场人群进行鼓膜穿孔筛查,让我们跟随昆明市延安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楼文蓉,一起了解耳朵那些事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爱耳日”义诊活动现场

楼文蓉为小患者检查耳朵

听不清声音?有可能是这些因素引起的

楼文蓉介绍,青少年常见的耳朵问题有两种,一是耵聍栓塞,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耳屎堵住了。青少年因为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,所以常会出现油脂分泌物堵塞耳道的情况,针对这类患者,医生一般会对其耳道进行一个简单的冲洗,将耵聍取出。二是鼓膜穿孔问题,如果幼儿时期的化脓性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反复发作,最终会引起鼓膜穿孔;另外,很多青少年在挖耳时不注意或被同学碰撞到,也极易造成鼓膜穿孔。

“鼓膜其实是有自愈能力的,所以如果检查发现患者的穿孔呈裂缝状,那么我们会先对患者进行一个月的观察,情况不乐观再做手术治疗。鼓膜破损较大的患者,现在可以通过耳内镜下的鼓室成形术进行修补,相较于以前的鼓膜修补手术,鼓室成形术创口更小,也不用剃掉患者的大半边头发,鼓膜愈合更快,患者最快48小时就能出院。”楼文蓉说道。

出现这些症状可别大意,这是耳朵的预警信号

楼文蓉表示,如果在去过噪音较大的地方后,出现了耳鸣、暂时性耳聋的症状,那一定要注意,你的耳蜗毛细胞有可能已经受损了,这时候可不能再去喧闹的地方了。此外,发现自己“耳朵不能进水”的人群要警惕起来,你的鼓膜可能是穿孔了。“耳朵不能进水”是指水流进耳朵后,会出现流脓流水、耳闷、听力下降,甚至有眩晕症状的情况,而正常的耳朵是可以进水的,因为中耳道里有完整的鼓膜覆盖保护,水流并不能对耳朵造成影响。

楼文蓉特别提醒,如果发现自己突然听不见了,一定要及时就医,72小时以内是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治疗期,一旦超过这一时间,治疗效果将直线下降。

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好耳朵?

楼文蓉建议大家应尽量避免在噪音较大,特别是80分贝以上的嘈杂环境中佩戴耳机,因为这个时候人会不自觉得把音量调大来盖住周围噪音。她表示,即便是降噪耳机,也并不能完全降低周围环境中的噪音。另外在佩戴骨导耳机时也要注意,虽然这种耳机是安在颅骨上的,但如果长时间佩戴,也会造成耳蜗毛细胞损伤。

楼文蓉提醒:要给耳朵一定的休息时间,每佩戴耳机45分钟,就要取下耳机休息10分钟,在能外放声音的情况下,就尽量不要使用耳机。同时,她强调,可不能因为自己感觉听力正常就一直佩戴耳机,因为耳机对耳朵带来的噪音性损伤中,首先影响的是2,000赫兹以上的高频听力,在没有到医院检查的情况下,大家是很难察觉高频听力在下降的。

耳朵越干净越好?楼文蓉并不认同:“耵聍外面有一层油脂可以保护我们的外耳道,这就像我们的脸一样,如果很干燥、缺少油脂屏障,就容易感染真菌。我们经常在门诊遇到一天挖两三次耳朵,最终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的患者,他们的耳朵里长满了像臭豆腐毛一样的真菌。我们建议一周清理一次耳朵就行。”

云南网记者 雷莹霞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