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码“美丽四川” 看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下的美丽未来
2023-08-28 14:44:06 来源:封面新闻

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

在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,越来越多可感可触的绿色“福利”正影响并改变着个人与整体。

8月28日,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 “美丽四川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——“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”新闻发布会,聚焦新征程上的时代使命。


【资料图】

8月28日,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“美丽四川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——“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 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”新闻发布会

看现状,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介绍,四川已经围绕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展开初步实践,从做好制度安排、筑牢环境质量根基、厚植良好生态本底、增强绿色动能上重点着力。

看目标,美丽四川建设将分三个阶段推进,“十四五”深入攻坚、“十五五”持续巩固、“十六五”全面提升。

从现实基础到未来蓝图,是四川对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,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回答。概括起来,就是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核心定位,加快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高地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和中国韵·巴蜀味宜居地。

在蓝图擘画中,大江大河、净土蓝天,正转化为建设美丽四川的强大动力。

发展之美

在发展中兼顾“含金量”和“含绿量”

发布会上,峨眉山市市长、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主任陈林强分享了两个故事。

其中一个,是全球葡萄酒及烈酒行业排名第二的保乐力加集团,决定在中国投资新建首家麦芽威士忌酒厂后,团队历时三年、走遍南北,从全国几十处备选地中优中选优,最终因为峨眉得天独厚的气候、风土及水质,开启了“名山+名酒”的美丽佳话。

2021年该项目建成投产,一举填补了四川乃至中国高端威士忌产业空白,今年7月,公司已决定追加2.5亿元投资。同时,峨眉山市与郎酒集团签订了投资30亿元的威士忌项目,“通过产业集聚发展,峨眉有望建成中国第一威士忌产业区。”

另一个故事,是峨眉山南麓的峨眉南山。原本由于交通区位不便,这里发展相对滞后,但随着当地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导向、生态价值转化目标,通过EOD项目实施,加快综合开发,这里吃上“生态饭”,并力争到2025年,峨眉南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达100亿元,带动片区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%以上。

“这两个故事只是一个缩影。”据陈林强介绍,眼下,峨眉山市走出了一条既有“含金量”、更有“含绿量”的高价值转化之路,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。

在钟承林看来,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,要着力处理好5个关系。首当其冲,就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。

“我们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,助力实现202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“双30%”的目标。”他表示,在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时,找准工作方向和着力点,增强美丽四川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。

在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时,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,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、稳定性和持续性,夯实美丽四川的生态本底。

在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时,全省既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,又充分激发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共建美丽四川的内生动力。

在处理好“双碳”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时,出台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及支撑保障方案,力争到202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42.5%左右。

获评的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的乐山市沐川县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
生活之美

“水好了,鱼就多了,鱼多了鸟就来了”

绿水青山之间,有发展之美,也有生活中的点击改变。

作为全省首批生态环境观察员,沈尤带来了成都平原河流湖泊越冬水鸟的两组数据。

其中,2017年只记录到36种2490只水鸟,而2023年的调查则观察记录到75种89222只水鸟。

“无论鸟种数还是鸟类个体数量都有较大的增长。”沈尤表示,岷江、沱江、涪江、青衣江和长江干流的一些河段和兴隆湖等众多湖泊,每年冬天都维持着较大数量级的越冬水鸟。像青头潜鸭、中华秋沙鸭等珍稀、濒危鸟类在更多的河流湖泊被观察记录到,极危(CR)鸟类青头潜鸭的个体数量也从个位数变成两位数。

“七年来,同步调查共记录水鸟8目16科89种,水鸟个体238473只。其中,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近20多种。”在沈尤看来,河流湖泊是水鸟的重要栖居场所,以水鸟及其类群为指标反映出了河湖生物多样性的水平,河湖湿地水鸟种类和个体数量的持续增长,除了调查范围和调查人员增加的因素之外,也与全省近年来水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。

这样的感知也从数据上得到佐证,根据今年6月四川省公布的2022年环境质量公报,2022年四川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,全省537个河湖评价健康率达90%以上。

“通俗地讲就是水好了,鱼就多了,鱼多了鸟就来了。”在沈尤看来,美丽河湖不仅是美丽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生态基础,也是美丽四川万物共生和谐之美的基底和本质,“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观鸟爱好者,对于美丽四川建设的直观感受。”

另一方面,“美丽四川建设”也贯穿到全省文旅发展,随着美丽文化挖掘与利用成为重要内容,巴蜀文化的生态影响力和生态凝聚力正在扩大。

对此,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彦勋表示,全省文旅行业坚持高位谋划高标准推动,抓责任,紧扣传承弘扬巴蜀文化,抓内涵,突出空间格局,抓基础,围绕美丽家园建设,抓品质。

眼下,全省共建设公共图书馆209个、文化馆206个,指导成都市在城市楼宇、公建空间打造书院、国学馆、川剧馆、乡愁馆等特色文化馆艺术分馆69个,南充市在古街道、古院落、古楼阁创新建设“主客共享”阅读空间130余处,泸州市建设21个24小时城市书房等等。

大熊猫国家公园内,冬日雪后的硗碛藏族乡如童话世界(摄影 李佳雨)

未来之美

让“美丽细胞”成为美丽四川独特魅力的发力点

“美丽四川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涉及生态环保、城乡建设、绿色经济、文旅融合等方方面面。”在钟承林看来,在推进美丽四川建设、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上,各级党委政府、各部门正共同发力、形成合力。

据他透露,眼下,全省正选出条件较好的10个左右县(市)开展先行试点,随后逐步增点扩面。

“关键是12个字,以点带面、分层分类、梯次推进。”钟承林进一步解释,即加快推进以市(州)为主体的美丽城市建设,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有效衔接,打造一批特色鲜明、亮点突出的美丽中国“四川样板”。同时,拓展试点层次和领域,大力开展“美丽细胞”建设,分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小镇、和美乡村、美丽河湖等,让“美丽细胞”成为美丽四川独特魅力的发力点。

另一方面,全省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,在改善环境质量上走在全国前列。

“关键词也是12个字,遏增量、减存量、控变量、注动能。”钟承林概括道,强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,开展工业源、扬尘源、移动源整治等“六大专项行动”,主攻小流域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黑臭水体、重金属、噪声等问题,坚决遏制源头增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重构问题发现机制,全省将深入推进督察问题整改,对4市1企开展第三轮第二批省级督察,稳步减少问题存量。

而对于备受关注的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,四川将聚焦社会关注的饮用水、危化品、尾矿库等领域,完善应急防范体系,有效管控风险变量。

“我们将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,对重大项目实施‘清单式’服务,持续注入绿色动能。”据钟承林介绍,力争到2027年,重污染天气全面消除,城市大气PM2.5浓度、国省考断面Ⅱ类水质比例走在全国前列。

对此,钟承林强调,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上,关键将建立完善规划项目引领机制,推动各市(州)2024年底前全面出台本地区规划,以重大项目推进规划落实。建立激励政策机制,在法规标准、资金保障、科技支撑等方面出台一批具体政策。完善美丽四川建设省级统筹协调机制,开展美丽四川建设成效考核。

关键词: